全部 108課綱概論素養面面觀職業試探升學專區時事焦點
精選文章
我們的校園安全嗎?十件事提高孩子的危機意識
#校園
# 安全
# 觀念
# 危機意識
更新時間   2024-04-26
瀏覽量   116
作者    李季庭
責任編輯    廖亭雅
近年發生的校園命案,引起大眾關注的同時也引發擔憂,從沒想過孩子成長的學校環境會有生命危險的疑慮,尤其在自家孩子尚未建立完整、成熟認知的狀況下,對許多事物都一知半解,不清楚什麼是危險?又或者什麼樣的情形容易對自身產生危害。恆素養藉由十件事協助家長替孩子建立安全觀念,提高警覺心,保護自己也不危害他人安全。

1.應對緊急情況的措施
危險可能發生在無法預知的時候,像是地震、火災等天災人禍,難以預料什麼時候會發生,等到事件發生時才想應對方法已經來不及了,在事前演練時確實進行演練,並了解逃生路線,可以幫助脫困。

2.設備的安全性及正確使用
學校內有各式各樣的設備,有的設備可能年久失修,已經脆化、斷裂或破損,在使用上會造成安全的疑慮,在使用前先確認設備是否老舊、危害安全,並於操作設備時依照正確的使用方法避免受傷。

3.留意陌生人
在學校內發現不認識的人須提高警覺,面對陌生人時,勿聽信陌生人的要求、不提供個人資訊、也不跟隨至其他場所,並在事後通知師長,以免對方有不良意圖,造成其他危害。

4.留意周遭環境
熟悉的環境反而容易讓人疏忽,即使是日常習慣的路程也不能輕忽,像是車輛出入處容易發生意外,或者地面有積水容易滑到,都可能導致受傷,應專注路況、不分心在其他事物上,並留心有危險標示的場所,不去人煙稀少的地點。

5.避免危險的惡作劇
同學相處間不免會有打鬧,也會互相開玩笑,但有些玩笑卻會造成嚴重的傷害,如同學坐下時拉開椅子可能導致同學終身癱瘓,因此,在開玩笑前,先確認自己的行為會不會為同學帶來傷害。

6.拒絕參與校園暴力
人人都可能成為校園暴力的受害者,有時施暴者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不適當,在沒有勸阻的情況下變本加厲,放任暴力行為也可能在日後危害到自己,當意識到暴力行為發生時,不放任暴力行為,在不危害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尋找處理方式,或者向外求助。

7.敢於拒絕不舒服的事
不論是師長或同學,遇到不舒服的事都能拒絕對方,有時只是對方沒有想到會造成別人的不適,可以適時表達自己的不舒服,讓對方理解自己無法接受這樣的行為,避免持續發生相同事件,甚至演變為更無法接受的情況。

8.大聲呼救或離開危險的現場
遇到危險的場合,不一定都能靠自己解決,而且在不明確的情況下難以判斷嚴重性,甚至也可能錯估形勢,因此,在遭遇危險時先大聲呼叫引起旁人注意,或者離開現場避免危險發生。

9.正視自己的感受
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,感覺不安全是一種提醒,這時候應該要提高警覺,而不要讓自己適應並忽略不安的感受,長此以往可能會造成自己身處危險中還不自知,結果導致真正無法挽救的憾事發生。

10.尋求協助
在自己能力範圍內,可以嘗試自己解決問題,但是每個人的能力有限,當遇到的問題超出自己能負荷的程度,不用自己默默忍受,可以適時向可信賴的人訴說自己的煩惱、尋求協助,減輕壓力。

老師和家長無法時時陪伴在孩子身邊,還需要仰賴孩子的危機意識,並在意識到情況不安全的時候,學會保護自己,並且主動尋求協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