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部 108課綱概論素養面面觀職業試探升學專區時事焦點
精選文章
簡報卡關?掌握簡報3大重要元素,讓你變成簡報小達人!
#簡報
# 目的
# 聽眾
# 邏輯架構
# 傳遞訊息
更新時間   2024-06-27
瀏覽量   1,735
作者    金怡君
責任編輯    張偉豪
生活上使用簡報的機會很多:學校課程需要學生進行的期中期末報告,在社團參與中針對活動執行所做的企劃書,乃至於未來職場上的商務簡報,亦或是申請研究所時所做的甄試資料。報告方式、簡報的對象或許不盡相同,但本質上做簡報的基本原則卻極為類似。今天筆者在本篇羅列了三大項簡報重要步驟:簡報目的、簡報對象以及簡報邏輯架構。


簡報的目的
簡報目的主要分為兩項:「說明」「說服」。一般學校做的簡報都是以「說明」為目的,由學生統整自己所蒐集的資訊,向聽眾說明報告內容。企劃提案、商務簡報等類型則以「說服」為目的,希望藉由簡報分享,說服聽眾支持執行方案或者促使客戶同意合作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(圖:簡報目的)


簡報的對象
了解你要進行簡報的對象相當地重要:簡報並不只有傳遞自己想要傳達的訊息,也需在簡報的過程中使用聽眾習慣且接受的語言,進而讓對方理解、接收到你想要表達資訊。

「DISC 聽眾屬性分析」為心理學家威廉.馬斯頓(William Marston)所提出,進而讓每一位演講者能夠針對四個不同象限的聽眾性格屬性,調整自己的簡報呈現方式:

主導支配型(Dominance):代表動物是「獅子」或「老虎」。此聽眾屬性較權威型、果斷且極為注重時間掌控。因此簡報方式需要「快、狠、準」,讓聽眾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他所需的資訊、重點,甚至可以提出二至三個選擇方案,進而協助他做出正確決策。

影響表達型(Influence):代表動物是「孔雀」。此類型的聽眾較為重視簡報有無「溫度」,能夠在簡報過程中獲得啟發或影響。因此簡報的方式需增加與聽眾的互動性,也可以在簡報中適時添加有想像力、生動有趣的情節。

穩健親和型(Steadiness):代表動物是「無尾熊」。此類型的聽眾特徵較為被動、不太喜歡求新或刺激,但容易被故事打動。因此可以在簡報過程中,可以將內容包裝成故事,或分享實際案例,讓聽眾可以沉浸在故事的氣氛裡。 

謹慎分析型(Compliance):代表動物是「貓頭鷹」。此聽眾屬性較注重邏輯分析能力,因此簡報過程需有條理地提供明確具體的證據、細節或數據,進而讓對方理解執行此方案的理由,甚至可以羅列此方案的優缺點重點分析。


(圖:DISC聽眾屬性分析)


了解簡報對象後,把握以下要點可以讓簡報的呈現更有系統性及增加簡報的可信度:
簡報的邏輯簡單可套用英文寫作架構的邏輯:前言(Introduction)→ 內文(Body)→結論 (Conclusion)

在簡報開頭(前言)破題,讓聽眾了解今天的主題,進而簡述整體報告的內容重點(相當於列出簡報大綱),更重要的是利用「論點」(Thesis Statement),明確說出自己的立場和觀點,可以避免在報告過程中偏離主題。

再來是內文,也就是簡報的核心「主體」。在這個階段需要說明支持個人論點的證明,如經證實的事實資訊或數據分析。這時候需留意相關證明論述是否客觀、完整、合乎邏輯且具體,才能足以在聽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甚至得以信服。若針對數據分析提供論述,則必須呈現數字背後所看到的原因、現象,不能淪為只有單純且毫無目的地「傳遞數字」。甚至可以利用簡報內建功能,適時地將「資料圖像化」(Data Visualization),使複雜的數字轉換成簡單及容易吸收的視覺輔助(最常見的就是各類型的圖表)。

在簡報的最後階段,如果只是說一句「感謝大家」是不是會有點不足或突兀呢?為了改善這種情形,可以利用三種結尾的方式來為觀眾加強印象,並給出準備結束的訊號:重述(Restatement)預測(Prediction)建議(Suggestion)

(圖:簡報邏輯架構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圖:簡報邏輯架構)


無論是在課業上、申請研究所上甚至是職場上,一個好的邏輯架構及根據不同簡報對象所設計出來的簡報,除了可以加深聽眾對演講內容的記憶點,還能促使對方做出自己預想的行動或支持。希望以上方法可以幫助你在每一次簡報都有最佳的表現,不妨可以嘗試看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