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部 108課綱概論素養面面觀職業試探升學專區時事焦點
精選文章
透過課文「三次閱讀」養成閱讀素養
#三次閱讀
# 閱讀理解
# 閱讀素養
# 課為本位閱讀理解
# 核心素養
更新時間   2024-04-26
瀏覽量   675
作者    陳芊妤
責任編輯    陳芊妤

教育部推動108課綱素養導向教學模式,培養孩子融合知識、能力、態度,以面對未來的挑戰。而素養中一個根本的基礎就是「閱讀素養」,無論是甚麼科目,看懂文本、讀懂題目都需要妥善運用到閱讀素養的能力,所以閱讀素養可謂是「素養中的素養」。

而要如何培養閱讀素養呢?大量的課外閱讀當然是其中之一,不過教育界為了因應老師課堂時數較少,並且需要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「重質不重量」,所以提出「課文本位閱讀理解教學」

「課文本位閱讀理解教學」顧名思義就是以課文為本位,用課文教材去培養、鍛鍊孩子閱讀理解的學習方法,這樣老師不用擔心因為很多補充教材所以「教不完」,同時有趣的教學模式也可以讓孩子對於「語文」這個科目提高學習興趣。

「課文本位閱讀理解教學」主要實施的年級為國小階段,將閱讀理解策略分為四個階段:課文大意、推論、自我提問、理解監控。其中後兩個階段「自我提問、理解監控」較高層次的提問及理解,將會在國小四年級至六年級實施。

至於要如何實施「課文本位閱讀理解教學」,教學現場的老師大多採用「三次閱讀」結合「策略閱讀」的教學模式。

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「三次閱讀」結合「策略閱讀」要如何實施吧!

三次閱讀:

第一次閱讀:讀懂大意

第二次閱讀:讀懂文本

第三次閱讀:讀懂寫法


第一次閱讀:讀懂大意

這部分主要會讓孩子先做課前預習,先閱讀篇名,猜一猜這篇課文的內容是甚麼,同時將對文章的想法連結自身的經驗留下印象。再來進入文本的部分,讓孩子讀文章,對於不懂的字詞或是句子劃記下來,並藉由上下文推斷這個字詞的意思。帶著基本的認識以及問題進入第二階段。

第二次閱讀:讀懂文本

閱讀每一個段落,讀懂每一個段落所想表達的內容。再將內容相關的段落做意義分段,合併整理。例如,這三段都是在描述對於小動物的感情,那麼這樣就可以將這三段歸類在同一段意義段,合併整理。

讀懂文本的過程中有時需要配合老師所發的學習單,來進行閱讀理解的活動。老師可以依據課文文本讓孩子透過依些設計問題的回答,來釐清重點。

第三次閱讀:讀懂寫法

透過上面兩個階段之後,已經對課文文章字句進行解惑,同時了解課文的內涵以及學習重點之後。我們再透過第三次閱讀,劃記下來覺得優美的字詞或是佳句,了解作者運用什麼樣的手法將文字呈現得如此美麗,並賞析此篇文本的特色。在賞析完之後就到了統整反思的時刻,統整通篇內容以及收穫到的新知,分享自身經驗,或是闡述自己的想法。

其實就上面「三次閱讀」這三個步驟的細節來看,我們實際閱讀的次數一定超過「三次」,三次閱讀的「三次」實際的概念類似「流程」,依照這幾個步驟,就可以在依課文為本位的教學中,逐步建構閱讀素養的能力,培養他們對於閱讀有更高層次的理解,成為一位終身學習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