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部 108課綱概論素養面面觀職業試探升學專區時事焦點
精選文章
大考素養原來這樣出?學測國綜官方參考題趨勢解析!
#升學專區
# 國綜
# 閱讀素養
# 趨勢分析
# 詮釋整合
更新時間   2024-05-31
瀏覽量   538
作者    李佳綺
責任編輯    李佳綺

大考中心最近公布了111學年度起適用的學測參考試卷,也就是按照108課綱所設計出題,試題研發小組由「各領域大學教授、高中教師與本中心研究員」組成,初稿也透過高中學生測試後,諮詢大學教授與高中教師意見,最後再經過匿名審議諮詢後完成定稿,過程相當嚴謹。

本篇解析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(國綜)的考題趨勢!

一、文本選材古代、現代並重

在參考試卷中,文本除了有古文(如:《論語.先進》、韓愈〈師說〉等)以外,還有現代作家的古文剖析,如:孫康宜〈揭開陶潛的面具〉、張亨〈《論語》中的一首詩〉等。

除此之外,還有來自雜誌《PAR 表演藝術雜誌》的題目選材,光文本就佔了整整一頁!可以看到在108課綱的考制下,題目閱讀量大幅增加是必然趨勢,學生如何在時間內快速分析文本、並從題目回頭找文本隱含意義的功力便相當重要。

二、命題有三種,推論題占最多

這三種命題的題目複雜度、所需解析能力、由淺到深分別是:

(一)WHAT:可以直接在題目中找到明確訊息

這樣的題目通常是單選題,例如找相似讀音、找相似字義或找錯別字等種題型。

 

(圖一)國綜參考試卷(卷二) 資料來源:大學入學考試中心

(二)HOW:稍微推測一下題目即可得知答案

此為需理解題目所問,連結段落間的訊息,在互相比較、推測關係後才能得知答案的題型。也是國綜參考試卷中最大宗的題型。

 

(圖二)國綜參考試卷(卷二) 資料來源:大學入學考試中心

(三)WHY:根據題目隱含的訊息和運用自我經驗方能推敲出答案

這類題型的答案藏在題目中,需要運用自己的知識,理解並建構文章中的細節,還有文章沒講到的更完整的意思,例如故事中的語氣或氣氛、人物可能的特質與行為、做法等。要細細推敲文本中的暗示、意涵,答案才會豁然開朗。

 

(圖三)國綜參考試卷(卷二) 資料來源:大學入學考試中心

三、國綜也要手寫,混合題沒有唯一正解

放在國綜考卷的第二部分名為混和題,是為題組模式,每個題組包含24題不等,題目要求學生先答完選擇題後,再寫填充題。混合題組的填充題沒有唯一的逐字正解,有時需要統整文本內容、有時則須要學生寫下40字以內的說明理由,共通點就是要考學生詮釋、整合文本的能力,所以每個學生寫下的答案雖不盡相同,但一定要切題,回答出題目要求的關鍵才會得到相應分數。

例如卷二36題,要統整文本內容,依照三階段順序,填入各20字內的答案完成圖表。

 

(圖四)國綜參考試卷(卷二) 資料來源:大學入學考試中心

比起提取訊息、推論分析,「詮釋整合」則需要在推論分析的基礎上,整合成2040字不等的關鍵資訊,是第三層次的閱讀素養(第四層次為比較評估),也是參考試卷中可以見到的趨勢,在日常練習中千萬不能忽略這環!

閱讀素養乃為素養中的素養,在國文科中更是閱讀素養的主要戰場,108課綱的學測國文出題趨勢分析如上,大家都GET到了嗎?忍不住想大顯身手的同學們,可以點擊下方連結PDF檔案,趕緊練習看看吧!

️ 大考中心-國綜參考試卷(卷一)

️ 大考中心-國綜參考試卷(卷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