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部 108課綱概論素養面面觀職業試探升學專區時事焦點
精選文章
【自然課本沒寫的】看到可愛的東西......好想捏爆!研究澄清:這個反應很正常
#可愛侵略性
# 可愛
# 寵物
# 嬰幼兒
# 大腦
# 獎勵平衡機制
更新時間   2024-05-21
瀏覽量   8,146
作者    編編角角
責任編輯    王致惟

 如果你看到可愛的小倉鼠、小兔子,會不會產生「好可愛......好想捏爆他!」這種想法呢?當你把小生物握在手裡的時候,會不會不禁思考「能不能把手再掐緊一點?」。

這些看似病態的想法,其實很多人都會有,而且,經過研究發現,會突然這樣想很正常。


看似變態的「可愛侵略性」

耶魯大學曾有兩名研究生,他們找來了一群實驗者,並且給他們觀看一系列照片,每個人手中有一團泡泡紙可以自由在實驗過程中進行揉捏,結果顯示,當受試者在看到可愛動物、嬰兒圖片時,會大大增加捏破泡泡紙的次數,而這些研究者也在試後受訪時表示:看到可愛的小動物時,會產生想要捏爆、吃掉、殺死這些可愛動物的衝動。

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更進一步去分析了人類大腦活動,發現人腦在接收到可愛事物時,會因為平衡機制,產生這種想要攻擊、侵略的情緒。這樣的現象在心理學上有個專有名詞——「可愛侵略性(cute aggression」。


「可愛侵略性」背後的成因

自「可愛侵略性」被證實後,心理學家一直想要找出背後的成因,然而說法眾說紛紜,目前已知有兩個說法較為主流:

(1)因為可愛的東西太可愛,導致大腦受到太多衝擊。人腦一直有一個「獎勵平衡」的機制,例如吃太飽會覺得撐、想吐,那就是因為大腦不希望多巴胺分泌過度導致失控,同理,看見可愛的生物時,大腦會釋放「想弄死牠!」這樣會令自己感到害怕的想法,去中和可愛的事物帶來的效果。

(2)上述的實驗提到了「小動物」、「嬰兒」等,可愛的東西普遍被認為是脆弱的,而人類大腦會產生出想要保護脆弱事物的想法,因為人類是哺乳類,可愛小動物與嬰兒被我們的大腦歸在需要被保護的範疇,然而,眼前的情況那些可愛的傢伙並不需要被保護,或者因為是看平面照片、保護不到。因此大腦將「保護」的想法以「攻擊」去滿足,簡單來說就是「我阻止我自己攻擊牠=我保護了牠」,同樣也是大腦平衡機制觸發的結果。


無論如何,這個想法被認定是安全的

多數人遭遇可愛侵略性時,都是想法一閃而過,這樣的衝動時長與力度並不足以驅動人真的做出行為,它僅僅只是大腦平衡機制下的一個產物而已(前提是別真的去做!),目的是為了防範大腦的失控。所以下次閃過這種想法時不要覺得自己很奇怪;或是聽見有人說出這種想法時,別覺得他真的是個瘋子!事實上,擁有可愛侵略性去平衡大腦的人,比起沒有這種衝動的人還要更能夠調節自身的情緒


可愛侵略性並不是人人都有,而且每個人對於「可愛」的定義以及觸發大腦反應的門檻都不一樣,有些人控制不住自己去咬戀人,因為覺得戀人很可愛;有些人喜歡捏自己弟弟妹妹的臉,因為覺得弟弟妹妹們很可愛。若同學們對於自己有沒有「可愛侵略性」感興趣,也可以試著找出自己覺得可愛的事物,看看在看到什麼時會產生類似的負面衝動,或許那就是你潛意識認定最可愛的東西也說不定。


|延伸閱讀|

【經理人 看到萌物就想捏捏、欺負一下?耶魯研究:這種衝動不是沒來由的】

https://www.managertoday.com.tw/articles/view/57197

【明周文化 「可愛侵略性」的心理學現象:太可愛的動物反而令人腦短暫錯覺想加以傷害?】

https://www.mpweekly.com/culture/動物權益-動物保護-心理學-162158